我国刑事追诉时效制度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love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诉时效制度是导致刑罚消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世界各国刑事立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追诉时效制度不是放纵犯罪,而是对秩序价值的一种尊重,在于对犯罪人自我改造替代刑的一种承认,间接对犯罪人产生自我约束性,体现了刑罚轻缓化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追诉时效制度的刑事案件是极少数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破案率的逐年提高,符合该情形的刑事案件较少;另一方面,刑法理论界对追诉时效制度研究不够重视,未形成系统完备的关于追诉时效制度研究的理论。同时不少司法工作人员在司法实际工作中对于该制度的适用也存在认识不深不透的问题,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传统思想影响,司法工作人员在适用该制度时往往大打折扣。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国刑事追诉时效制度进行研究,介绍了该制度的含义、价值、法律现状及在司法实践中的争议问题,重点介绍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重点囊括如下内容:第一部分是我国追诉时效制度的概论。主要介绍了追诉时效制度的概念、特征,进而分析了该制度的作用,同时对该制度在我国的立法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介绍了司法认定中追诉时效制度存在的争议问题。主要是针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阐述。在追诉时效起算的认定上,主要是对“犯罪之日”的理解和适用进行了阐述。在追诉时效延长的认定上,主要是对“逃避侦查和审判”及“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理解和适用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是追诉时效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我国现行刑法是1997年制订的,对于追诉时效制度,我国刑法至今未做任何修改。然而面临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追诉时效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面临不少困境。该部分主要囊括了法定最高刑为拘役的追诉期限问题;对于单位犯罪该如何计算其追诉期限问题;对于过失犯罪该如何计算其追诉时效问题;职务犯罪监察追诉的时效问题等等。第四部分是完善我国追诉时效制度的建议。针对问题,笔者提出了完善我国追诉时效制度的建议,如增加法定最高刑为拘役和单位犯罪的追诉期限规定、明确过失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增加职务犯罪监察追诉时效的规定、完善追诉时效延长和增加追诉时效中止的规定等。
其他文献
“技术治理”已然成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手段。社会服务领域也不例外,地方政府为了应对公众福利需求的个性化、复杂化特征,也在传统民政工作体系引入西方的“专业社会工
通过4个布置带缝钢板阻尼器的消能连梁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为剪切屈服型,试验中阻尼器未出现面外屈曲,试件破坏模式为阻尼器弯曲单元断裂
从历史背景来看,国家语言文化政策、少数民族个体发展的需求都为我国双语或多语教育的落实提供了充分性条件。长期以来,大部分的珞巴族人民主要生活在西藏南部的珞瑜地区,早在吐蕃之前珞巴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族,但直到1965年才被确立为我国的一个独立民族,是我国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直至西藏和平解放,珞巴族人民才获得了新生。珞巴族人民数百年来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优秀民族文化。语言作
船舶在海上航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船舶搁浅,船长、驾驶员及全体船员应认真分析船舶搁浅状况,采取各种措施,在保证船员安全的前提下,使船舶、货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钢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
本文选取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荷塘社区作为主要研究地点,就社区内管理机制、少数民族经济情况、文化生活等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结合国内外城市民族工作、社区民族工作的历史沿革,运用一些国内外民族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梳理社区民族工作的细节,分析社区民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合肥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成效与不足,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探寻具有研究价值的普适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
非线性控制对象采用常规PID控制方式难以实现控制品质,模糊控制却能较好地控制对象。文章提出了一种模糊PID控制方式及其在碱回收炉的应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
分析文化复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关注城市发展的文化根基,为使城市风格多样、环境协调、充满个性、充满生机,主张以加强文化规划来关照城市的现实,并切实从城市规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