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增,使得近岸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故加强江苏沿海海域环境现状与污染机理的研究,寻求污染总量控制方法,对海洋环境管理、污染源治理和河口沿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从江苏沿海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入手,在充分调查江苏沿海社会经济、水文、水质、污染源、水环境保护目标等的基础之上,运用了有限体积法(FVM)建立了近岸海域二维水动力一水质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
2.在确定陆域污染源及海域污染源入海通量的计算方法之后,对江苏沿海三市(COD、氨氮)区域污染物产生量、35条主要入海河流入海通量展开计算,并由计算结果分析了沿海三市境内产生的污染物量与境外产生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污染物来源。
3.利用建立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对计算区域内污染物的发生、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污染物在不同入海通量下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污染物入海通量与近岸海域水环境间的响应关系。根据混合区范围满足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目标要求,按照污染带长度控制、面积修正的混合区计算方法,计算出近岸海域的COD、氨氮环境容量和削减量,对入海污染物总量实施控制,最后对沿海目前的情况提出一些改善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