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医学对骨关节炎(OA)发病机理的认识,按照“肾虚血瘀”的病变机理,制定“补肾活血”治疗大法,选用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并进行化裁,拟定归芍康膝颗粒冲剂进行临床观察,同时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归芍康膝颗粒冲剂对兔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为防治骨关节炎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临床循证证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①理论方法:采用文献学、逻辑推理、比类取象等方法。
②实验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技术分别制备正常兔血清、空白组血清、硫酸氨基葡萄糖(维骨力)和归芍康膝颗粒及其拆方含药血清,作为干预措施;兔软骨细胞分离与培养;在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2mmol/LSNP,再按组分别加入相应的含药血清,观察归芍康膝颗粒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硝普钠(NO供体)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③临床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例数6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疗程4周,随访2周。试验组给予归芍康膝颗粒冲剂每日一剂,对照组给予维骨力375mg,每日3次,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评价其WOMAC指数、VAS、起效时间、合用泰诺林的粒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①理论研究结果:祖国医学认为,骨关节炎属“痹证”范畴,根本病机为肾虚血瘀。治疗应补益和祛邪并举,补肾活血是治疗骨关节炎的大法,以益肝肾、强筋骨、补气血治其本,活血通络、散寒祛湿治其标,另外治疗骨关节炎应考虑其临床症状和发病特点,在辨证的基础上,兼顾化痰通络和清热活血。
②实验研究结果:在5%血清中,空白组、维骨力组、归芍康膝颗粒组的NO含量均低于正常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归芍康膝颗粒组和活血化瘀组的NO含量均低于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补肝肾组的NO含量亦低于空白组,但无显著差异。在10%血清中,各组NO含量均低于正常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归芍康膝颗粒组、补肝肾组、活血化瘀组的NO含量均低于空白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20%血清中,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各组与空白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归芍康膝颗粒及其拆方后的补肝肾方、活血化瘀方有降低软骨细胞分泌NO的作用,而祛风湿方亦有降低软骨细胞分泌NO的趋势。
③临床研究结果:膝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总体疗效评价归芍康膝颗粒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维骨力组70%,Ridit分析,U=1.9753,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WOMAC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VAS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归芍康膝颗粒组止痛作用更好,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症状的疗效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消失率比较,行走疼痛、关节冷痛、关节沉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起效较对照组快;试验组合用泰诺林的人数和总量均较少;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归芍康膝颗粒冲剂能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实验研究证实了归芍康膝颗粒冲剂具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保护软骨等作用,说明中药对OA从多环节、多途径起到治疗作用,具有多重性、多靶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