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在睡眠时期出现Babinski征的原因及意义,从而进一步研究少年儿童在睡眠状态下是否能被引出特殊的手指征,并分析其原因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健康成年人和35例不同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入睡后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仪或脑电图仪监测,在不同的睡眠时期检查下肢是否能引出Babinski征,检查上肢是否能引出特殊手指征,对他(她)们在清醒状态下也作同样的检查。结果:成人在清醒时未引出Babinski征;睡眠时15例成人中共有8例可引出Babinski征(8/15),引出Babinski征多在NREM睡眠的Ⅱ、Ⅲ期,Ⅳ期少见(2/15),几乎不在REM睡眠期出现(1/15);成人在清醒及睡眠时未发现特殊手指征。少年儿童清醒时未引出特殊手指征;少年儿童睡眠中引出特殊手指征总的比例约为54.3%(19/35),引出特殊手指征主要在NREM睡眠的Ⅱ、Ⅲ期,其它睡眠时期未见引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引出特殊手指征的比例渐下降。结论:睡眠中Babinski征与儿童特殊手指征的出现可能与锥体束的脊上抑制作用的解除有关,在临床上检查病理征时,若被检者未昏迷,则尽可能使被检者保持在觉醒期。支配上肢的锥体束比支配下肢的锥体束受到抑制要难,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