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降低辣椒素不良反应,本研究制备了辣椒素缓释体系,它可以比较持久地释放药物,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血药浓度峰谷现象,提供平稳持久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法:本文以聚L-乳酸(PLLA)为载体,以辣椒素为药物模型,利用静电纺丝法和溶液法分别制备了具有微纳米纤维结构、串珠结构和本体膜结构的聚乳酸/辣椒素复合载药薄膜(分别称为薄膜Ⅰ、薄膜Ⅱ和薄膜Ⅲ)。通过SEM观测其微纳米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药物释放行为,分别研究了不同载药量(5wt%,10wt%和15wt%)和不同微结构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不同浓度的聚乳酸纤维膜,经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形状记忆性能测试等研究分析表明,10wt%PLLA纳米纤维直径均一,且光滑无串珠结构,是试验的最佳浓度。2.通过静电纺丝法和溶液法分别成功制备了PLLA/Cap微纳米复合载药薄膜和本体载药薄膜,且微纳米纤维载药薄膜又包括串珠结构和无串珠结构的载药纤维膜。3.复合纤维膜体外释药试验表明,PLLA/Cap复合载药薄膜对辣椒素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且PLLA/Cap复合载药纤维膜的微结构和载药量都对药物释放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当载药量为5wt%和10wt%时,药物释放行为主要受载药薄膜的微结构影响,释放速度为:薄膜Ⅰ>薄膜Ⅱ>薄膜Ⅲ;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加快,且三种载药薄膜的辣椒素释放速度之间的差别减小。当载药量达15wt%时,载药量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较微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三种载药薄膜的药物释放行为接近。4.体外释药试验表明,PLLA/Cap复合载药本体膜载药量越高,辣椒素的累计释放量越多,且载药量5wt%、10wt%、15wt%的复合载药体系在120h内的累计释放量分别为60%、90%和100%。结论:复合载药薄膜中辣椒素的药物释放同时受到载药薄膜的微结构和载药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