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芦茅林铅锌矿床位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黔中隆起的西南角,该区属于扬子准地台西南段,受安顺-镇远、紫云-垭都及纳雍-息烽等三条深大断裂所围限。矿床处于五指山背斜南东翼近核部,通过对芦茅林铅锌矿床地质研究发现,矿区范围内未见岩浆岩出露。铅锌矿体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第一段(∈1q1)上部及第二段a层(∈1q2a)下部的似瘤状白云岩、纹层状白云岩中;矿石呈微细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自形变晶结构、镶嵌结构、草莓结构,水平韵律性条带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条带胶体构造和致密块状构造等,显示了明显的同沉积特征。矿体上盘围岩蚀变弱或未发现蚀变,矿体与围岩的界线很明显,呈整合接触关系;矿体下盘围岩普遍见到白云石化等蚀变,底蚀现象明显,具典型SEDEX型铅锌矿床的不对称蚀变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相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芦茅林铅锌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前寒武系基底火山岩、火山碎屑岩;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发现,矿石与围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差别不是很大,其中稀土元素特征与锡铁山喷流沉积矿床相似,具非典型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特征;通过矿区围岩蚀变类型及地球化学Ga/In、Zn/Fe比值特征,认为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蚀变类型,成矿时代为早寒武世清虚洞期;通过与MVT型铅锌矿床、黔西北非典型MVT型铅锌矿床以及典型SEDEX型铅锌矿床对比发现芦茅林铅锌矿床与前两者有明显区别,而与后者较为相似,由此认为芦茅林铅锌矿床类型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型(SEDEX)铅锌矿床。
通过对芦茅林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其成矿模式可以归纳为:早古生代,在沉积盆地的重力压实作用及地幔热源体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作用下,形成的含矿热卤水溶液,沿断裂构造向上喷溢,在盆地的有利部位,Pb、Zn等金属矿质离子与海盆地中的富硫海水中的硫离子反应形成方铅矿和闪锌矿等矿石,沉淀形成铅锌矿层,而后被后期的沉积地层所覆盖,形成隐伏矿床。
在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层、构造及物化探异常特征,总结芦茅林铅锌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芦茅林铅锌矿外围及深部找矿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