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粉离合器的汽车起步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粉离合器作为电磁离合器的一种,比常规的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紧凑,其传递转矩与励磁电流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控制方便,因此在微型车上的应用逐渐增多。对磁粉离合器接合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水平,促进国产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国内外汽车离合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考虑了实际项目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需要,从提高离合器的接合品质和使用寿命的研究目标出发,对磁粉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建模、离合器接合的优化控制、磁粉离合器电流精确跟踪控制以及电控单元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最后针对实验样车哈飞民意开发了磁粉离合器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相关的道路实验。分析了磁粉离合器工作的原理及特性,利用实测数据建立磁粉离合器静特性模型。给出一种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建立发动机速度特性模型的方法,即以DA465Q发动机的部分速度特性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构建不同油门开度下的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数学模型。在分析汽车传动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汽车起步过程的仿真模型,为控制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平台。研究了汽车起步磁粉离合器接合过程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汽车起步离合器的接合品质及影响接合规律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局部恒转速与离合器变接合速度相结合的综合控制策略。在离合器变接合速度控制中,针对模糊控制量化因子在线整定实现较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模糊控制量化因子的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与传统的模糊控制算法相比,汽车起步过程中发动机转速的超调大大减小,同时改善了车辆的最大冲击度和离合器的滑磨功。针对磁粉离合器驱动电路存在的非线性以及汽车运行时复杂环境使其应用传统的PID控制难以在控制参数整定上达到最优的问题,依据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全局逼近能力强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磁粉离合器电流的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为实现电流的精确跟踪奠定了基础。以Infineon XC164CM 16位单片机为核心,针对样车哈飞民意设计了磁粉离合器控制系统。对于汽车运行时恶劣的工作环境,考虑了电控单元的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搭建了汽车传动系统台架实验平台,设计了道路实验辅助测试系统,并在实验样车哈飞民意HFJ6370G上进行了多种工况的起步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对不同工况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起步时,发动机转速波动小,车辆起步平稳,且能充分体现驾驶员意图。目前样车行驶已经超过了2万公里,系统运行良好,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均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座椅是保护车内乘员安全的最主要部件之一,因此研究多工况下驾驶员座椅的被动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某型轿车乘员区域为研究对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关注和探讨西方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为哲学主旨,并以对总体性统治与总体异化的批判的形式表现出来,认为资本主义的总体性统治是以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为前提的,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正>芽苗菜是依靠植物种子贮藏的营养物质在湿润环境下长成的,是全天然的有机绿色食品。由于人类生活离不开蔬菜,而食用蔬菜就要受到农药残留、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
煤炭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是煤炭企业培训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保证矿井大力发展和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The trainin
随着发达国家环保部门(EPA)颁布了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新标准,无级变速传动(CVT)成为了提高汽车内燃机(ICE)燃烧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汽车界来说,通常采用的无级变速传动
半挂汽车列车在复杂工况下,如高速行驶中紧急避障、紧急制动以及高速通过弯道等,与单车相比其侧向稳定性大幅降低,并产生了一些特有的如折叠、甩尾甚至侧翻等现象,因此也增加
通过延长体外培养时间得到牛老化卵,对其体外受精率与染色体的异常发生进行了研究。体外受精48h后的受精率,46h培养组与22h和34h培养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老化时间的延
本文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研究汽车队列行驶的气动特性,旨在为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系统中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本文基于三维、不可压缩、定常N-S方程和笛卡尔网格方案,采
近年来,随着仿真技术在汽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模拟计算的精度已逐渐成为车身结构耐撞性仿真研究的重点。汽车上大部分零件由板料冲压而成,冲压成形过程使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