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f. alba)是唇形科(Labiatae)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变型,主要分布于山东章丘、莱芜等地。其根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月经不调,心烦不眠等症,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独特。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稀有种质,本课题对其野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对驯化栽培的白花丹参变异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种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白花丹参野生资源仅零星见于山东莱芜、章丘、泰安、临沂的丘陵地带,多生长于土层深厚的阴坡林下。将野生种质移栽观察,发现五种不同类型:大叶型(包括大圆叶和大尖叶)、小叶型(小圆叶和小尖叶)以及不育类型。将五种类型区分种植,对叶形、叶色、开花性状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测定了其根产量、折干率以及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丹参素含量,评价了其抗虫性,探讨了其繁殖方式。产量比较表明,大尖叶白花丹参平均湿重268g,干重96g,均高于其他品系,且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各品系间折干率差异不显著。大圆叶、大尖叶和不育类型对蚜虫侵染具有一定抗性。HPLC含量测定表明,白花丹参各品系丹参酮ⅡA以大尖叶最高,为0.75%,其次为小圆叶为0.62%,均与其他品系有显著差异;大尖叶中丹酚酸B含量为11.9%,与其他品系差异极显著,而不育型最低,其他品系差异不显著;丹参素含量在各品系间差异不显著。大圆叶、小圆叶、大尖叶茎段扦插的生根率在85%以上,种子发芽率也较高。组织培养快繁研究发现,MS+2. Omg/L6-BA+1.0mg/LNAA(或0.5mg/L)可作为诱导培养基,MS+KT1.5mg/L+NAAO.2mg/L作为继代培养基,1/2MS+IBAO.2mg/L作为生根培养基。试管苗经炼苗,成活率高达95%。本文通过收集和对比白花丹参不同种质,初步选育出大尖叶白花丹参新品系,探索了其繁育方式,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花丹参,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