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览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体育对社会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体育承载着各民族不同的精神情感、民族性格和历史文化,在各民族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民族体育有着重要的功能。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大都是由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而来,因此民族体育作为最基础、最原始的体育形式,理应得到保护、挖掘和推广。民族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涵丰富,为广泛开展体育运动提供了宝贵资源。高校体育活动普及面广、参与人群多、课程系统性强、师资场地统一及开展形式灵活等优点,给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以山东省普通高校民族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建议,旨在为山东省普通高校乃至全国普通高校有效开展和普及民族体育活动,形成校园民族体育文化氛围,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做出贡献。结论:1、民族体育文化的界定: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2、民族体育的物质文化方面:在现代体育的冲击下,民族体育文化在山东省普通高校校园中并没有得到重视,民族体育项目开设内容单一,基本以武术为主,学校的硬件设施仅仅能满足现有教学的需求。3、民族体育的精神文化方面:在山东省普通高校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减缓压力,但对于弘扬深层次精神意识方面,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并没有形成。4、民族体育的制度文化方面:尽管学校成立了相关的社团或协会组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民族体育类社团开设的项目内容单一,基本以武术为主,平时社团的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发组织,教师很少或基本不参与。5、民族体育的行为文化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对参加民族体育活动的意愿积极,但实际参加民族体育活动的人数很少,活动形式主要由社团、协会或自发组织。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民族体育课程内容基本以武术为主,没有相应的运动训练队伍,仅有个别高校参加过校外组织的民族体育赛事。6、制约山东省普通高校校园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现代体育运动的冲击,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支持,专业人才匮乏,领导不重视,对民族体育的认知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