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本土民歌课程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文章以左权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左权民歌在X师范大学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X师范大学左权民歌课中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左权民歌演唱上仍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课上不能够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所长。参照耿生廉执教的中国民歌课与刘改鱼的左权民歌课上的教学模式,文章认为左权民歌课程教学中仅有“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形成规范可行的教学模式,才能在高师地方特色课程中立足。笔者认为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还应加入“访”(访谈)、“编”(创作)、“写”(论文)三部分内容,形成以“唱”为主,“访、编、写”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演唱之余,通过对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的老艺术家们进行访谈,了解左权民歌中的演唱技巧;其次,通过为左权民歌创编歌词及音乐作品的方式,挖掘其生命力;最后,在“访”与“编”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等方式完成一篇与左权民歌相关的论文,并在结业时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在课上作汇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演唱与理论研究水平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文章共分为绪论、本论与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问题、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及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本论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左权民歌的本体内容进行概述。第二章在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这三个不同的视角下审视左权民歌。第三章与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X师范大学的左权民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左权民歌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结合第四章得出的教学现状,第五章从学校和教师教学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关于加强左权民歌教学的合理化建议。最后得出适合X师范大学左权民歌课程教学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