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主义阅读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在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政治背景和读者中心论等学术背景下产生。女性主义阅读理论旨在讨论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变读者的意识及她们与所读之物的关系进而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女性主义阅读以女性经验为支点,以抗拒、质疑父权制文本为姿态,从阶级、性属、历史、心理等各个角度,剖析造成妇女文学在历史上、在父权制文本中“沉默”和“失声”的真正原因,将女性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文本活动。尖锐地指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遍及工作、家庭、语言甚至文本活动,揭示了迫使女性读者沦为男权同谋的深层根源,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独特的阅读方法论。本文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的是女性主义阅读理论产生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第二次女权主义政治运动为女性主义阅读理论的产生起到了助推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读者反映批评以及之后学术界出现的学科间互相融合的趋势,都为女性主义阅读理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另外,该部分还对论文中将会用到的各种相关批评术语作一个界定性的说明,方便行文。第二部分对女性主义阅读理论进行历时性的考察。通过打破国别界限,整体观照各个派别观点,对女性主义阅读理论的发展作历时性的梳理。指出妇女阅读经历了从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到成熟期,从不自觉地认同式阅读到经验性阅读、抗拒性阅读、性别阅读、关怀阅读、建构性阅读的发展。论文第三部分对女性主义阅读理论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女性主义阅读理论虽有多重积极意义,但还存在着由于性别单一化、语言障碍和不加节制的感性所导致的理论建构含糊不清等问题。笔者指出可以通过超越性别意识、修正父系语言和不过分依赖女性经验来解决上述问题。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阅读、写作、文学史的重建为重要研究对象。阅读部分是拥有最多受众群体、影响最迅速、见效最快的,故推广女性主义阅读,其范围之广作用之大是可以预见的。总之,对女性主义阅读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女性的写作活动,完善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理论,而且对西方文艺理论界的发展也不容小觑,当然,更多的是能够为妇女的思想解放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能够提供一个新的解读作品、解读人生、解读生活、解读世界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