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研究与设计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遏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交通违章、约束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鉴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包括车载主机和上位机管理分析软件两部份。在嵌入式技术被广泛运用的今天,我国现在应用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仍然多是运用8位或者16位单片机作为处理器,采用汇编语言,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为了使嵌入式技术也在汽车行驶记录仪中得到运用,同时为了满足我国《汽车行驶记录仪》GB/T 19056-2003标准要求,并与国际IEEE 1616标准接轨,本文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采用的是三星公司的S3C2410 32位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这样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功能也得以扩展。本文详细论述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主机模块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并且介绍了上位机管理分析软件的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需要完成的目标。阐述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总体设计构思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不同方案优劣的比较,并对最终方案进行了描述,此后详细介绍了各主要功能部件的特点及应用。在系统软件设计单元,对主机软件开发环境、调试方法以及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流程设计做了详细描述,同时介绍了BootLoader、Linux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在S3C2410上的编译和移植全过程。最后,论文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以及记录仪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改善.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行为几乎都发生在学生团体之间的互动之中.在最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的
微喷射型三维打印制造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运行成本低、适用材料广、适用于办公室环境等诸多优点,是增材制造领域中技术发展最快、最具有市场竞争力且最有希望面向工业制造
圆柱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该环面蜗杆传动的结构特点是:蜗轮由两个轮盘组成,在轮盘上均匀分布着蜗轮滚柱,其滚柱轴线与蜗轮轴线倾斜一定角度且可绕自身轴线旋转。与传统的蜗轮包络蜗杆不同的是,以蜗轮滚柱齿面为母面,利用齿轮啮合理论建立坐标转换,包络展成环面蜗杆齿面。本文系统地研究其啮合性能、弹流润滑特性、齿面摩擦闪温和参数优化,其主要工作如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和活动标架法,在传动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