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的婚礼》、《叶尔玛》以及《贝纳尔达·阿尔瓦之家》(又称“乡村三部曲”)是西班牙著名诗人、戏剧家加西亚·洛尔卡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三部戏剧均是以西班牙乡村生活为背景题材的悲剧,描写了在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压迫下乡村妇女的悲惨生活及其内心的矛盾斗争。作者用诗化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以及纯熟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了人物矛盾的心理特征及其悲惨的命运。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利用本我、自我与超我等概念,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等方面来揭示人类的心理活动,从心理学和哲学角度分析人类的精神生活。这一理论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三部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与超我),指出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内涵、功能、遵循的原则等内容,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原理;其次,本章还探讨了弗洛伊德本人及其理论对西方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的影响,为洛尔卡戏剧作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第二章,分别通过对三部戏剧的主题、情节、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分析,重点研究三部戏剧的悲剧因素,并从多个角度解读剧中人物----《血的婚礼》中的母亲与新娘、《叶尔玛》中的叶尔玛以及《贝纳尔达·阿尔瓦之家》中的阿黛拉----的心理现实与矛盾,并初步指出人物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为下文的具体分析做铺垫。第三章,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人物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人格结构,并依托文本,解读人物的心理发展历程,揭示人物悲剧性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