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志怪小说和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叙事艺术比较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志怪小说和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都是有关鬼怪的创作。鬼怪是人们臆想、虚构的产物。中国和英国有关鬼的文学作品都十分丰富。这类小说创作是对现实进行虚构的文体形式,当用小说文体去表现鬼的形象时,双重的虚构会制造出一种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的空间。明清志怪小说和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在各自的文学史中都属于一个亚属文类,处于边缘地位。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英国对哥特小说的研究出现日趋高涨的热潮。国内受以往政治标准和阅读思维定式的影响,对哥特小说的译介和研究显得不够充分,国内读者对其还十分陌生。虽然有论者曾对明清志怪小说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诠释,但其视野多囿于民族文学内部,缺乏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世界性眼光,很少从世界的范围内来看待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在比较的视野下,在分析代表作品的基础上,就两者在叙事艺术(叙事空间、叙事时间、叙事视角)方面的异同展开探讨,从而彰显它们共同的审美特性及其各自的独特性与价值。本文分五部分。绪论部分,对志怪小说和哥特小说进行概述,指出二者的可比性。第一章为“叙事空间比较”,认为二者都运用了拟实和虚幻空间叙事,这种亦真亦幻的空间能产生怪诞和恐怖的审美效果,但又同中有异。第二章为“叙事时间比较”,从叙事时间的表现形态——顺叙、倒叙、预叙三个角度分析二者的差异。第三章为“叙事视角比较”,从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运用角度来分析二者的异同,即全知叙事视角、限知叙事视角和多重叙事视角。结语部分指出这两种小说进行比较的重要性及意义。
其他文献
笔记这种体裁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不断发展,和其他朝代相比,宋代笔记尤为繁多,而且考据辩证类笔记直到这时候才成熟和繁荣起来,《四库全书》收录的宋代考据辩证类笔记占据整
《四声篇海》为金代韩孝彦、韩道昭父子二人编修,此书是在前代众多字书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大型楷书字典。不仅继承发展了《玉篇》、《类篇》、《龙龛手镜》等前代字书,还为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从语体特色上看,《水浒传》主要用当时通俗的白话写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