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正致力于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发展战略定位的实现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载体上,而生产性服务业正是上海打造“四个中心”所亟需发展的。本文行笔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性服务业这个大类产业本身的理论探讨,二是对上海这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其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理论探讨包括产业特性、产业分类、产业成长动因等方面,力图能够从整体上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深入把握;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包括产业发展比较研究、产业关联分析、都市圈产业分工关系等内容。围绕这两个主题,我们花费了不少笔墨用于对已有文献的归纳综述,国际大都市产业演变及发展规律的阐述,以期能够从前人的研究及先进地区产业发展经验中得到借鉴。 大致来看,论文可以分为理论篇和实证篇两部分。理论篇包括第1、2、3、4章,侧重于对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包括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的借鉴、论文的理论基础构建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分类方法的探讨。实证篇包括第5、6、7章,侧重于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包括基于统计调查数据基础上的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基础上的产业关联分析及基于产业组织模型基础上的都市圈产业分工关系研究。 论文不过于追求逻辑的完整和文笔的秀美,只求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我们认为论文的贡献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完整和收集、整理和归纳,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料平台。西方学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在1960年代以来就开始了,而且成果比较丰富。比较起来,国内的研究却刚刚起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系统性研究难寻踪迹。本文是对系统性研究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尝试。 其次,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分类进行了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探讨,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组织)要素服务的产业,企业要素包括人、财、物、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而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划分为为人的服务、为财的服务、为物的服务、为信息的服务、为技术的服务及为经营管理的服务,并结合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