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社会历史中所存在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观点,多方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并且长期以来对于两种理论的争执相持不下,赞成历史决定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历史中存在着必然性与规律性,而对于历史决定论的反对者而言,则认为社会历史存在着随机的不可预测性与偶然性,文章以自组织临界性理论作为调和两者之争的工具,其原因在于,自组织临界性理论作为构成复杂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自身是一种通过系统内部因素自行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的一种临界状态,这个形成的过程区别于一般非自组织行为所形成的临界状态,在系统内部通过自组织行为,最终达到临界状态的过程中,其自身不需要为了达到临界点而调节任何外部参数,可以通过系统自身内部的相互作用以达到临界点,自组织临界性理论所具有的特性很好的诠释了复杂系统自身内部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同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与复杂系统有着相同之处,所以社会历史可以以一个复杂系统的形式被展现,其内部所产生的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思想也可以通过自组织临界性理论进行分析与调和。并且文章通过贝克尔所提出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观点作为佐证,以自组织临界性理论中临界态与非临界态作为划分区域,说明社会历史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自身内部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并且在系统内,各部分发生自组织行为时,整个复杂系统便从非临界态向临界点运动,最终形成一种临界状态,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社会历史作为复杂系统,其系统内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也随着过程的变化产生了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效果以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此消彼长的形式被表现出来,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不会有任何一方在社会历史中彻底消失,同时因为社会历史作为复杂系统,其自身所体现出的系统长程相关性与阶段的断续平衡性,也展现出了存在于社会历史之中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存在方式,在自组织临界性理论视角下,非临界状态体现了社会历史所存在的必然性规律,与其相对应,在临界状态下,社会历史则表现为一种具有随机的偶然性。社会历史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正是在这种临界状态下与非临界状态下产生的相互转化。论文通过证明在自组织状态下,作为复杂系统的社会历史,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存在临界与非临界两种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下,社会历史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两者之间相互转化,从而说明,两者是以一种并存的关系存在于整个社会历史之中,整体历史不会被纯粹的决定论或非决定论单一的理论所表述,而是以两者相互转换,并且一同存在的方式来描述社会历史,这样才能最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