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有所居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自2010年以中央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中央政府的住房保障支出逐年增加,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中住房保障支出达到1720.63亿元。保障性住房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且保障性住房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财税补贴政策及其对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与需求产生的影响,既对财税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整理,也进行了经济学理论分析,并试图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财税补贴政策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应根据收入等级考虑采用不同的补贴方式,当前对最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实物补贴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影响需求方的财税补贴政策效果更明显等;其次,我国的财政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定量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政府与房地产商责任界定不清从而导致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难以激励保障房的供给等等。 最后,结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并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外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合理安排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的参与及提高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能力三个方面详细提出了财政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