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文化双重发展的教学观——基于卡西尔文化哲学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xt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观顾名思义是有关教学的观点、看法,体现于整体的教学活动中,影响着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关教学内部各个因素的运作方向。本文基于卡西尔文化哲学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演绎法阐述在卡西尔文化哲学下的人与文化双重发展的教学观。  第一章绪论。本章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说明了现今有关教学观存在的问题,阐明研究的意义及思路,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卡西尔文化哲学理论要点。本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的历史发展及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介绍其主要观点。  第三章教学的本质—人与文化的双重发展。人与文化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人的发展即文化的发展。本章以卡西尔文化哲学为理论切入点从三方面揭示教学的本质。首先,揭示教学的逻辑起点是人,介绍了人具有主体性、创造性和文化性等特征;其次,阐述了人与文化双重发展的统一性,主要介绍了人的发展超越性、自觉性、历史性与社会性,揭示人的发展过程也是文化发展的过程;第三,从人、文化、教学三个方面的关系揭示教学的本质是人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第四章教学目的—培养文化人,实现人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培养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人与文化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在培养文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人与文化的双重发展。本章首先从卡西尔文化哲学角度分析什么是文化人;其次,揭示了培养文化人的意义;第三,阐述卡西尔文化哲学下的教学的目的旨在实现人与文化的双重发展;最后,揭示卡西尔文化哲学下的教学目的的根本特征是人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第五章教学内容—“文化符号”。教学内容的实质是“文化符号”,是沟通人与文化的桥梁。在本章,首先,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是“文化符号”,阐述文化符号的内涵及文化符号的功能;其次,分析教学内容的构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作为教学媒介的文化,主要指的是教学的符号性的文化,二是作为教学材料的文化,具体指的是人类具体的“精神文化”;第三,揭示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文化时代性、体现着文化的动态发展、具有文化性体系等特点;第四,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实的文化生活、文化的传承和关注文化中的情感维度等四个方面阐述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第六章教学过程—人“文化化”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实施的过程,需要教学中各个要素的紧密配合得以实现。在本章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揭示了教学过程本质都涉及到教学的主体和组织要素,从人的本质角度出发揭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人“文化化”的过程,其次,介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体现的是主体间的交往是文化传递的过程;其次,介绍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体现文化构建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符号是实现人”文化化“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体现交往性、教学与发展统一、教学过程体现循环反复的过程。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存在的不足、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等,说明选题缘由,确定了本论文
继Nissen和Bullemer(1987)的序列反应时任务和Lewicki、Czyzewska和Hoffman(1987)的相倚性反应时任务之后,有关序列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内隐学习领域最为流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对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加强力量素质训练的必要性及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上肢力量训练与投篮命中率关系作了较深入和具体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更加自主、灵活的专业发展途径,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与保障。教育信息化在支持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实现自我发展的
人脸的信息分结构信息和特征信息,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明。但是已往的研究没有具体的实验数据表明特征信息在人脸知觉中的作用利特点。本研究采用拼图实验方法探讨作为人脸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当前通过学科建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进而向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