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县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出绚丽多姿的鄱阳古代园林。本研究以鄱阳县的古代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借助诗词、书画等佐证,梳理鄱阳县古代园林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园林类型,探析鄱阳县古代造园中相地选址、造园技法、造园要素及意境营造等方面的特点,进而揭示鄱阳县古代园林的总体特征。受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鄱阳古代园林大致分为五个发展时期:一、滥觞期,为秦汉时期,此时期的鄱阳园林形式主要有苑、囿、台等,以通神、军事、狩猎为主,兼具观赏、游憩的功能;二、转折期,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不安,佛、道、儒相互交融及玄学思想兴起,隐逸思想出现并影响园林。此时期鄱阳的园林类型以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为主;三、兴盛期,为隋唐五代时期。这一时期鄱阳的诗歌、绘画等艺术繁荣,文人参与造园并开始影响园林的发展;四、成熟期,为两宋时期。在文化大繁荣的大背景下,鄱阳园林类型丰富,有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官署园林、公共园林等,并表现出极高的造园意匠;五、成熟后期,为元明清时期。此时期的鄱阳各地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发展迅速,“娱于园”的风气盛行,但园林的营造已无两宋时期蓬勃的生命力。通过归纳分析,鄱阳县园林具有某些江南园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造园艺术和意境营造等方面。水在鄱阳县的古代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体在园林中的运用普遍,对于自然水体的利用手法也较多,多引水入园,借湖光之色并创造出丰富的水体景观。鄱阳园林也注重欣赏并巧借自然景物,空中飞鸟、园外美景成为园中重要的构景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