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24Sn(11B,5n)130Cs布居了130Cs的高自旋态,11B束流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束流能量为65MeV,129Cs是其中一个布居较强的副反应道。利用多普勒线移衰减法对这两个原子核的能级寿命进行了测量。130Cs核芯具有软的γ形变;核芯外的价质子位于高j低Ω轨道,具有粒子特性;而价中子位于高j高Ω轨道,具有空穴特性。两种不同特性的价核子具有相反的形状驱动效应,导致130Cs具有稳定的三轴形变。TRS计算结果也显示130Cs核具有较大的三轴形变满足产生手征双重带的条件。实验重建了130Cs的候选手征双重带,测量能级寿命,提取了电磁跃迁几率。对130Cs候选手征双重带的激发能、旋称劈裂、约化电磁跃迁几率比、绝对电磁跃迁几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30Cs的候选手征双重带具有能量近似简并的能级;旋称劈裂较小而且随自旋的变化平滑;约化跃迁几率比表现出明显的奇偶自旋振荡;具有相近的绝对电磁跃迁几率值,较小的B(E2)值和B(M1)值典型的奇偶自旋振荡。利用PRM理论模型计算了130Cs手征双重带的激发能和电磁跃迁几率,在较高自旋处理论计算很好的再现了实验结果。对核芯、价质子、价中子三个角动量间的有效角度以及总角动量在三个主轴投影分布几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较高自旋处130Cs表现出静态手征特性。论文对A-130区的候选手征双重带进行了分析。122-132Cs的系统分析认为在126-130Cs奇奇核的候选手征双重带具有好的手征特性。还对已经提取能级寿命的候选手征双重带的电磁跃迁几率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该核区的手征双重带具有较小的B(E2)值和典型的B(M1)值奇偶自旋振荡。对于该核区的能级近简并的伙伴带不一定是手征双重带。测量了129Cs的三条主要转动带的能级寿命,提取了电四极矩值。实验结果指出,πh11/2组态的转动带的电四极矩值小于πg7/2和πd5/2转动带,这可能主要是由于不同质子轨道的三轴形变驱动效应不同导致;在较高自旋处三个带的Qt值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来至于h11/2质子或中子的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