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繁荣的保证。为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财政支农收支的总量和规模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财政支农支出效益一直不高。如何提高有限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已经成为改善财政支农支出现状的关键。对财政支农支出进行效益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利于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还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水平、加强单位预算管理。本文在继承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财政支农支出效益评价存在的问题、开展效益评价工作的意义、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结合本人工作(四川省农科院)的实际情况,运用评价体系,对四川省具体支农项目的财政资金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四川省支农实际情况,对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期对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提供参考。本文的第一、二章在充分了解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财政支农支出效益评价的公共财政理论、“3E”原则、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财政支农支出和效益评价的相关理论;接下来,本文的第三章对中文财政支农自己效益评价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第四章以财政支农支出活动过程为出发点,初步构建了财政支农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构建财政支农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五章运用指标体系和具体指标,结合我省A项目的实际情况,对A项目的财政支农效益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对如何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建立评价指标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也是制约我国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开展的最大问题。本文构建的财政支农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只是一个理论上通用的指标体系,它仅仅是对项目情况的一个侧面概括和提炼,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指标权数、评价组织体系、评价制度也是财政支农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所掌握资料的限制,本文并没有涉及,但一个完善的财政支农支出效益评价体系这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