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苏北医院门诊临床诊断为COPD患者的诊疗现状及规范性;2、比较COPD稳定期患者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之间的临床差异;3、分析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对AECOPD的预警作用,对AECOPD的诊断和管理提供帮助。方法:1、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苏北医院门诊呼吸科主任临床诊断为COPD的患者共274名,收集其一般资料、肺功能结果、既往是否行肺功能检查、既往是否使用吸入剂,分析其诊疗现状及规范性;2、选取经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COPD的患者141名,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两组,收集其基础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及合并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脑梗死、消化系统疾病、肿瘤),肺功能数据(FEV1/FVC、FEV1%),近一年来急性加重发作次数,CAT评分,mMRC分级及综合性评估分组,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AE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比较筛选出的指标对AECOPD的预警作用,并找出最佳截断点。结果:1、苏北医院门诊中,COPD患者的构成比为4.71%,稳定期患者的构成比为1.82%,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构成比为2.89%,274名被临床诊断为COPD的患者中,经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COPD的患者占51.46%,误诊为COPD的患者占14.60%,未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占33.94%。2、141名经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COPD的患者中,男性患者门诊构成比为1.89%,女性患者门诊构成比为0.53%,13.48%的患者既往曾行肺功能检查,13.48%的患者既往曾使用吸入剂,6.38%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COPD。3、141名经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COPD的患者中,稳定期患者67人,急性加重期患者74人,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加重期患者年龄、近一年来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均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BMI、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及合并症五个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急性加重期患者FEV1/FVC、FEV1%pred的中位数低于稳定期患者(P<0.001),在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的分布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以重度及以上为主(P<0.05),两组患者在轻度及中度的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mMRC分级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01)。6、根据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性评估,稳定期患者以A组为主,即症状少风险低,急性加重期患者以D组为主,即症状多风险高(P<0.05)。7、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FEV1/FVC、mMRC分级2个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CAT评分、近一年来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及FEV1%pred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年龄、FEV1%pred、CAT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95%CI0.57-0.73,P=0.0009)、0.77(95%CI 0.69-0.83,P<0.0001)、0.86(95%CI 0.79-0.91,P<0.0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EV1%pred对AECOPD的预警大于年龄(Z=1.98,P=0.0481),CAT评分对AECOPD的预警大于年龄(Z=3.93,P=0.001),FEV1%pred及CAT评分对AECOPD的预警作用无明显差异(Z=1.94,P=0.0527),FEV1%pred的最佳截断点为54.40,CAT评分的最佳截断点为13,年龄的最佳截断点为70。结论:1、苏北医院门诊中,COPD患者的构成比为4.71%,14.60%的患者被误诊为COPD;在肺功能明确诊断为COPD的患者中,仅13.48%的患者既往曾行肺功能检查或既往曾使用吸入剂,仅6.38%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COPD,目前COPD患者的诊疗仍不规范,COPD的知晓率及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低,应用肺功能检查对COPD进行早期诊疗及预防任重而道远。2、与稳定期患者相比,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年龄高、近一年来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多、症状评分高、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重、风险高的特点。3、CAT评分、近一年来急性加重发作次数、FEV1%pred及年龄是AE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4、CAT评分≥13、近一年来急性加重发作次数≥2次、FEV1%pred≤54.40及年龄≥70可以用来对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进行急性加重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