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善德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教育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以钢琴家的身份活跃于舞台。钢琴独奏作品是他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体裁。特别是其创作的作品“新疆舞曲(第一、第二号)”音调流畅,织体丰富,曲式清晰,结构简练,钢琴技术含量高,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不仅反映了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情趣和创作特征,而且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术和表现手法,更与时代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传达出了丁善德先生深深的爱国情思和审美意趣。本文以“新疆舞曲(第一、第二号)”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创作手法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融入个人独特视角和思维模式,发掘其深层的内涵和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一、绪论:从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两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国内外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状况,提出论述的主要内容。二、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新疆地域音乐特点根据新疆地域的人文环境、民族环境、民歌特点,了解两首新疆舞曲的民族韵味;第二章丁善德两首新疆舞曲的创作经历及时代背景针对不同的史料进行汇总、比较、取舍,论述作曲家的音乐成长历程、创作分期及主要创作作品,为后文深入全面地探究两首新疆舞曲的风格而做层层挖掘;第三章新疆舞曲(第一、第二号)创作手法的比较和分析这一部分对两首新疆舞曲的创作手法进行详细地描述、分析和论述,主要着眼于作品的曲式、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四个方面,力求全面把握作曲家的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对这两部作品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来诊释作品;第四章两首新疆舞曲演奏技法的分析与比较。在自己学习和演奏的基础上,细致全面地分析阐述了两首新疆舞曲在演奏方面的要求和处理原则,以期为演奏者艺术性地把握作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使得此钢琴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极好地发挥出来,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人们的赏识。第五章两首新疆舞曲在中国钢琴发展中的价值通过研究,了解到两首新疆舞曲融合了中西音乐文化气质,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积累了经验,见证了20世纪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道路。结语对本论中分析、论证过的问题进行概括,得出基本论点,引发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