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及风险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其中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发行地方公债。2009年3月,中央批准发行了2000亿元地方公债用于地方民生工程和基础建设。作为一个新的财政政策工具,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具体操作,配套制度和管控措施还不到位,与理想状态下的地方公债发行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首先阐明了地方公债的概念,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展开说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和所具备的条件;其次,介绍了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实际情况,并且借鉴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发行地方公债的做法;最后,对地方公债风险进行细致探讨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地方公债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阐明风险产生的理论原因和现实原因,并且从外部制度、发行制度以及监管制度的完善三个方面提出可能的风险防范对策。   本文存在的不足:实例分析不足,引用的国外数据较旧。
其他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消费者行为指引了方向。不仅零售商能从详尽的消费者信息中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学者们也找到了关于网络消费的新的研究方向。尽管目前大部分的
企业集团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中国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企业集团能够弥补制度缺失,建立内部要素市场,帮助公司获得内部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等。集
众所周知,我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生育率的转变,步入了低生育率水平的后生育转变时期。许多研究表明,我国生育率的转变主要归功于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发展和生育控制的双重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不协调,资金仍是制约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
现在世界正处于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企业之间的超越国界的竞争与合作无时不在,各个国家之间也通过FTA(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不断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和泰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联系的加深,在东亚地区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制造业跨国生产网络。中国凭借其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和优惠的贸易政策,通过吸收跨国公司的FDI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