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哲学史上,她是众多哲人们所苦苦追求的东西。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学流派,就算是不同的哲学家,对真理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因此这就形成了哲学史上各种各样的真理理论。正如黑格尔所说: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建立了一个个哲学体系,每一个哲学体系都声称发现了最高的真理,但又被后来的体系所取代。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关于真理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求知者来说,则成为进步研究此问题的基础和宝藏。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才给予真理一个合理的诠释。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也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并且是对前人的超越。本文的立足点就在于对近代哲学中经验论、唯理论和康德真理观进行分析,尤其对真理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主观因素在真理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真理概念的探讨。简要介绍了哲学史上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对真理概念的表述。第二部分:近代哲学中经验论与唯理论真理观的分歧与综合。主要介绍了两大流派中几位代表人物(培根、洛克、笛卡尔、莱布尼茨)的真理观,分析了两大派别在真理的来源、标准、获得真理的方法上存在的分歧及最后慢慢走向整合的过程。第三部分:真理何以可能—康德真理观初探。本部分从康德哲学“哥白尼式革命”出发,对康德真理观进行了宏观上的描述,探讨了真理何以可能的条件,以及对真理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如下结论:在真理的形成过程中,要发挥认识能力的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我们获得真理,因此,主观因素在真理的形成过程中理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观因素与真理形成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主观因素进行了界定,并从三个方面对主观因素在真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首先,真理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其次,在真理的形成过程中,人的认识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最后,主观性是真理的一个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