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滞后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和技术特性,如何集中足够的资金来确保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一直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我国也不例外.传统融资方式,如利用外资、金融机构贷款等,由于种种因素限制,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而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以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迫切性使得融资方式创新成为必然,资产证券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种金融创新之一,其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基础是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入的资产,这对于流动性较差的经营性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是一种较好的变现方式.本文试图将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设施项目相结合,在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模式、风险及其控制等作出剖析的基础上,希望探寻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道路.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章组成,从阐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开始,介绍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情况以及融资困境,并指出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基础设施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第二部分由第2章至第4章组成,主要针对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资产证券化产生和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等,并对资产证券化的收益、成本与风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将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现实意义.第三部分由第5章至第6章组成,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具体运作模式进行了实质性探讨.首先对在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重大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分析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及其难点,以期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丌展资产证券化融资业务.然后以我国当前的法律、市场、政策等条件为基础,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业务的两种交易形式,即"国内资产—海外投资者"形式和全部国内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