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看待幸福问题上的反映,是产生幸福感的源泉。中国传统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对幸福及幸福观问题的论述成果显著,形成了侧重点不同、各具特色的幸福理论,这些思想对后世人们的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传统的幸福观思想进行梳理和归纳,并从中汲取合理成分无疑会对现代人的生活、生产方式提供有利支持。本人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中国现代社会人们的幸福观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发现现代人幸福观的现状、特点,不良幸福观的表现,影响幸福观形成的要素等;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传统幸福观进行探索,借鉴古今中外学者对传统幸福观的看法,总结归纳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幸福观差异,发掘传统幸福观思想中可以古为今用的精华部分,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幸福观研究成果。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对幸福及幸福观概念进行解析,并简单介绍幸福与快乐、幸福与需要、幸福感与幸福观的关系。本文第三部分,将中国历史上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幸福观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其中儒家坚持以道德满足为乐的幸福目标,遵循恪守纲常的幸福途径;道家把自然无为视为个人幸福,把小国寡民视为社会幸福;法家则本着建功立业的幸福本质,以君主至上为幸福信条;墨家的兼爱、尚贤幸福观以兴天下利为幸福追求。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传统幸福观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博大精深的传统幸福观包含着有利于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精华部分,可以为矫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本位幸福观带来启示;给珍爱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指导;对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