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成为近些年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的亮点。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基本理念,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乡土地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于本土,在高中地理课程里贯彻乡土地理教育是充分利用本地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的体现。既能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储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也能直接或间接为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本文以襄阳市为案例,在阅读文献了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定义的前提下,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归纳为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三个类型;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基于课标要求、科学性、地方性、实践性的四个原则;在调查分析襄阳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前提下,找出了目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主体和资源内容单调、开发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实施保证、高中里考评体系的限制、各个角色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结合襄阳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现状,分析并总结了襄阳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征;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开发应用的途径有编写襄阳市乡土地理教材和教辅资料、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校外人力和物力资源开展实地调查或探究活动、充分挖掘和建立襄阳市乡土地理信息化资源四种方法;并以分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人文地理教学中使用为例,说明开发的具体途径,在教学实施中应用三个不同类型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进行了实证。本研究重在课程具体实施与推进,力求为襄阳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同时为教师的课程实施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