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互联网教育的普及,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研究提出了各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不能完全落实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也是杂乱无章的,目标仅仅落在了知识的掌握上,没有经历思想的发展过程,收获的知识点都是散乱的,不成体系的.造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已有的数学整体观研究,通过演绎知识的发生过程,勾画出整体的知识框架,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整体观作为系统论的一部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过程形成相互独立又互相交融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一个有机整体目标的过程.学生是“未完成的人”,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整体观的本质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密切相关的,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求事物变化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数学知识为基础,通过知识本身具有的逻辑体系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以教与学的统一性、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思维结构的协调性为核心点展开,整体观点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思想方法的掌握,将整体观的数学思想应用到教学设计中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二次函数为例展开,为整体观的教学提供一个切实可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