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渣是水果加工厂的下脚料,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将会危害环境。本文主要研究了以苹果渣为原料经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可行性,并对发酵过程中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情况进行了分析。 1、对苹果渣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大约在40%,粗蛋白含量为4.0%-8.2%。 2、以酵母菌、黑曲霉和绿色木霉共10株菌为出发菌株,利用固体平板上的初筛和固态发酵的复筛,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单一菌种的发酵和多菌种混合发酵,经过实验得到酵母菌2637,CY-4和黑曲霉10混合菌为发酵的最佳菌株。并研究了黑曲霉固体曲的理化性质以及酵母菌的扩大培养。 3、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氮源对苹果渣固态发酵的影响,并确定了固体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10%,硝酸铵1.0%,尿素0.5%。 4、固态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中也考察了初始含水量、接种量、通风量等因素对固态发酵的影响。并进一步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固体发酵苹果渣最佳发酵工艺为初始含水量为60%,接种量为10%,温度为35℃,接种间隔为接霉菌24小时后接酵母菌,接种比例为1:3,整个发酵需要84小时。 5、发酵后真蛋白含量为13.0%,比发酵前提高了40%,比原始果渣提高了500%。果胶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126.2U,2.9U,55.2U,并对果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