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R、APM1和KCNQ1基因与湖北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p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多基因复杂疾病,环境和遗传因素对其均有影响。因其遗传存在高度异质性,在不同国家或种族间,T2DM与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的结论差异较大。本实验选择IL6R、APM1和KCNQ1基因作为研究的候选基因,探讨IL6R D358A(rs8192284)、APM1SNP45(rs13061862)及KCNQ1 rs2237892多态性在湖北汉族人群T2DM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征集981例T2DM病人及对照样本,测定临床和生化指标,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对IL6R D358A和APM1SNP45进行基因分型,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KCNQ1 rs2237892进行基因分型。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IL6R D358A、APM1 SNP45及KCNQ1rs2237892多态性与T2DM进行关联测验,并做Meta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IL6R D358A、APM1 SNP45及KCNQ1 rs2237892多态性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所选人群具有代表性。2.IL6R基因D358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T2DM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C:13.4%vs.20.0%,P=0.006;C:36.0%vs.41.4%,P=0.016),C等位基因降低了T2DM患病风险(OR=0.62,P=0.00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该多态位点与性别、肥胖指数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在调整年龄、性别、血压和肥胖等因素前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CC基因型与T2DM显著相关(调整前:OR=0.603,95%CI=0.415~0.875,P=0.008;调整后:OR=0.621,95%CI=0.424~0.910,P=0.014)。以上结果表明,IL6R基因D358A多态与湖北汉族人T2DM显著相关,CC基因型是T2DM的遗传保护因子,Meta分析结果亦支持该结论(P=0.002,OR=0.65,95%CI=0.50~0.86)。3.APM1基因SNP45多态位点GG基因型与T2DM显著相关,T2DM组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GG:11.1%vs.6.3%,P=0.015),但T2DM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血压和肥胖等因素前后,GG基因型与T2DM均显著相关(调整前:OR=1.808,95%CI=1.089~2.999,P=0.022;调整后:OR=1.982,95%CI=1.211~3.018,P=0.034)。以上结果表明,APM1基因SNP45多态与湖北汉族人T2DM显著相关,GG基因型是T2DM的遗传危险因子。对中国人群APM1基因SNP45多态与T2DM关联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GG基因型与T2DM显著关联(P<0.00001,OR=2.45,95%CI=1.86~3.24)。4.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基因型:P=0.562,等位基因:P=0.29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经年龄、性别、血压和肥胖等多因素调整前后的结果均显示,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CC基因型与T2DM无显著相关性。但是,Meta分析结果显示该多态位点与T2DM显著关联,CC基因型是T2DM的遗传风险因子(P<0.001,OR=1.25,95%CI=1.21~1.29)。结论:1.IL6R基因D358A多态与湖北汉族人T2DM显著相关,CC基因型是T2DM的遗传保护因子。2.APM1基因SNP45多态与湖北汉族人T2DM显著相关,GG基因型是T2DM的遗传危险因子。3.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与湖北汉人T2DM相关不显著。
其他文献
我国中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此种接地方式的优点是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电流小,可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短时间继续运行,有助于供电可靠性的提高。电网中的故障大
桩基是一种应用广泛且历史悠久的基础形式。随着我国南水北调等一批大型水利及配套工程的建设,一些大型、特大型渡槽及桥梁在水利工程上相继出现,伴随而来的是下部基础的复杂
污染场地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并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综合风险评价是结合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的评价方法,它是综合考虑人和生态所受到的危害。综合风险评价在实际的运用当中比只考虑人或生态的风险评价更具有实用性。本文以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为基础,综合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方法。给出了综合风险评价的基本思路、方法及计算式。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为:(1)在综合风险评价的问题形成
广州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堤防与水闸大都要修建在软土地基上。滨海软土物理力学特性是孔隙比大、有机质高、含水率高、多呈软塑状态、承载力一般在50kPa ~60kPa之间,不能直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