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媒体的监督治理的研究却往往集中于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作用,而关于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治理研究却相当缺乏。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媒体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合理质疑与监督,使信息得到更详细、公开的披露,来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水平,帮助市场和投资者做出理性决策。近年来,媒体的监督治理作用逐渐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本文希望通过媒体对公司监督效应的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上市公司的媒体监督治理作用,对于提高人们对于媒体报道之于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现实,将媒体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和质疑作为主要研究变量,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探究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治理的作用。本文首先运用现代公司理论追寻媒体监督公司治理的理论根源;继而从理论上分析了媒体监督报道对公司治理的作用特点、影响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接着,在案例研究中,本文利用媒体揭示紫鑫药业违规关联交易的案例,试图以具象形式说明媒体报道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从媒体报道的客观性以及媒体的公司监督治理效应两方面,对媒体报道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监督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新闻关注度与媒体报道数量显著正相关,公司的市场关注度会显著提高其违规行为被披露的概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媒体具有偏性,媒体倾向于报道市场关注度高的“明星企业”。同时,媒体是否ST和审计意见是否标准与媒体的报道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表明媒体的报道存在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客观。在媒体的报道是否有效提升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中,我们的研究表明媒体的报道与民营上市公司改正其违规行为的概率显著正相关,媒体对民营上市公司违规的报道越多,越增加其改正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媒体报道数量增加1篇,民营上市企业改正违规行为的概率增加0.29个百分点。从媒体属性区分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政策导向型媒体还是市场导向型媒体的报道都与民营上市公司的监督效应正相关,其报道在助于改正民营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政策导向型媒体的监督作用大于市场导向型媒体。最后,本文基于以上分析,为充分发挥媒体各种治理机制的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本文从媒体、民营上市公司自身以及政府监管当局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民营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