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是当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根植于黑人历史,并时刻关注着黑人的生存境况及精神状态,《爵士乐》就是其中的一部。由于其作品的宏大及其精辟的见解,国内外大批学者开始对她的作品进行研究,研究的角度也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莫里森研究者已从女性主义批评、读者反映批评、叙事学批评和生态批评等多角度切入,并深入探讨了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叙事风格等。由于近年来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问题也逐步受到重视。然而对《爵士乐》进行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双重分析的文章还较少。因此,本论文以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为对象,以文本细读、对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等方法,探索其中的叙事时间特点,叙事空间特点,及叙事策略。本论文围绕以下论点展开:第一,小说的时间包括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而作者往往会通过倒叙、预叙等时间策略的运用达到某种效果;第二,本文作者对文本空间进行具体分析,将其分成生存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四类,研究了各空间间的联系,并探索了空间音乐性,空间意象等问题,有助于读者更深入了解《爵士乐》;第三,着重研究小说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的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叙事时空与其他叙事策略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