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暴露早期效应标志物初探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so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锰暴露的早期效应标志物。方法:以锰接触工人(男性)和SD大鼠(雄性)为实验对象,采集工人空腹腔静脉血10ml,储存在4℃冰箱中备检;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低剂量组(n=8)和高剂量组(n=8)。通过腹腔注射染毒建立锰暴露模型,腹腔注射的锰溶液浓度为0mg/kg、5mg/kg,每周5次,共4周,实验期间每次注射前测大鼠体重并记录。染毒4周后断头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及脑组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全血中锰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全血中PARK2基因的表达情况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的脑组织中IARK2基因产物的含量。结果:大鼠染锰1-3周内体重迅速下降,锰暴露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平均体重都小于对照组,且随着染锰浓度增大,平均体重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全血样本中锰含量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锰含量在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增高,并且随着染锰浓度增大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ARK2基因在不同浓度的染锰大鼠脑组织各区域都有表达,主要位于神经元胞浆中,锰暴露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区域的PARK2基因表达产物含量都小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各区域的PARK2基因的产物含量明显小于低剂量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大鼠在锰暴露4周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的全血中ARK2基因的表达量小于对照组的表达量,且表达量的变化与染锰浓度成反比(P<0.05),锰暴露工人的全血中PARK2基因水平低于对照组工人全血中的PARK2基因水平表达(P<0.05)。结论:1.锰接触可导致脑组织中PARK2基因表达产物降低,该机制可能是锰中毒机制之一。2.血液中PARK2基因表达降低可能作为早期锰暴露的效应标志物。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对平台化设计相关概念、平台化设计方法及产品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帮助设计者正确认识平台化设计,并引导其践行平台化设计,树立良好的设计理念,科学创新,促进汽车产品平
提出了一种将状态取样法和波形提取法结合使用的测试向量周期化方法,在该周期化方法中,需要一个逐拍匹配生成新定时组的过程,为了减少生成定时组时间,实现了一种基于哈希表的周期
将集群思想应用到解决Web服务器的负载平衡问题,提出了基于集群的Web服务器负载平衡模型.重点介绍了负载探测的实现和负载平衡算法的设计.
目的:铟(indium,In)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属于第ⅢA族。其低熔点、高沸点、传导性好,具有广泛的使用空间。它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铟锡氧化物(ITO)靶材(占整个铟用量的60%~70%)。经
贫铀(Depleted Uranium)的主要成分是U3O8,具备天然铀所具有的化学性质。贫铀除了具有重金属的损伤作用外,还具有放射损伤作用,其有军事方面的用途,用来制造贫铀武器,贫铀弹爆炸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