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或Vitex rotundifolia L.)或三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产于山东、广西、云南、江西、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为常用中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偏头痛等症。据报道,蔓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为丰富蔓荆子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为开发和利用本地区传统中药蔓荆子,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蔓荆子黄酮进行了研究。1.采取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蔓荆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影响蔓荆子总黄酮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其中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总黄酮的提取有显著性的影响;蔓荆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倍量的70%乙醇在85oC下提取4个小时。2.将蔓荆子粗提物进行了精制,用石油醚萃取除掉了大量的脂肪,然后用聚酰胺吸附法除掉了一些蛋白质、糖类等极性较大的亲水性杂质。同时分别对粗提物和精制品的蔓荆子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含量分别为8.86%和39.9%。精制品的总黄酮含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表明此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富集和纯化蔓荆子总黄酮的方法。3.对蔓荆子总黄酮精制品用硅胶柱层析进行了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其中3个黄酮化合物,2个甾体化合物。经光谱及化学分析,分别鉴定为(Ⅰ)紫花牡荆素(3′,5-二羟基-3,6,7,4′-四甲氧基黄酮);(Ⅱ)胡萝卜甙;(Ⅲ)β-谷甾醇;(Ⅳ)木犀草素(5,7, 3′, 4′-四羟基黄酮);(Ⅴ) 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4.药理结果表明紫花牡荆素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紫花牡荆素治疗血栓等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