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地区石煤提钒工艺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钒是生产合金钢和超合金的主要元素,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是钒资源大国,其中石煤是我国获取钒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石煤钠化焙烧提钒工艺不仅钒回收率低,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针对安徽池州地区石煤研究了两条无污染焙烧提钒工艺:一是石煤钙化焙烧-硫酸浸取-净化-离子交换-沉钒-焙烧制五氧化二钒;二是石煤空白焙烧-NaOH溶液浸取-净化-离子交换-沉钒-焙烧制五氧化二钒。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焙烧、浸取前后的石煤进行了测试,对石煤提钒碱浸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五氧化二钒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经济效益估算和环保分析。论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石煤钙化焙烧-硫酸浸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000℃、焙烧时间2h、CaCO3添加量8%、浸出温度30~50℃、浸出时间为30min、H2SO4溶液浓度5~7%、浸出液固比2:1、矿石粒径小于100μm,在此条件下五氧化二钒浸出率可以达到65%以上,最终回收率大于60%。(2)石煤空白焙烧-NaOH溶液浸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2h、NaOH溶液浸出反应温度90~100℃、反应时间为3~3.5h、NaOH溶液浓度2~2.5mol·L-1、液固比对浸出效果影响不大(取3:1较为合适)、搅拌速率大于500r/min、矿石粒径小于100μm,在此条件下五氧化二钒浸出率可以达到85%以上,最终回收率大于80%。(3)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焙烧后石煤中钒云母结构几乎全部被破坏。(4)石煤空白焙烧NaOH溶液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浸出动力学方程可用1-(1-X(V2O5))1/3=kt描述,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8.5kJ·mol-1,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5)对石煤提钒工艺进行了生产设备的选型、经济效益的估算、环保状况的分析。从钒浸出率和经济效益来看,空白焙烧-碱浸工艺要优于钙化焙烧-酸浸工艺;从环保方面来看,两种工艺过程中基本无三废污染,为清洁生产工艺。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框架(MOFs)配合物是一类被广泛关注的多孔材料。这类材料具有结构多样、孔道均一可调、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吸附分离、气体储存、催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氧
液压油是重要的石化产品之一,在工业及民用等多个行业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而传统的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液压油流入环境,对环境构成较大危害,世界上一些国家己立法禁止在环境
目前,氢氧化镁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阻燃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国家都以氢氧化镁替代传统的卤系阻燃剂做阻燃剂使用。然而氢氧化镁阻燃效率低,必须在较大的填充量下才能达到阻燃效果,从而严重恶化材料的机械力学及加工性能,因此必须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现已有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研究一般采用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作为表面改性剂,而采用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研究较少。超分散剂以前主要应用在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