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所讨论的永恒话题。幸福包括个人幸福和公共幸福。而由个人幸福组成的公共幸福更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国家社会的政治理想。任何一个社会、国家,其目标如果不是为公众谋幸福,不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那么这个社会就不是好的社会,这个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迟早人民要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这个国家政府,建立新的社会、新的国家。因而,公共幸福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人,不但是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讨论的话题,而且受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及哲学家的关注。既然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本性,那么在追求幸福面前应当人人平等。因而幸福不仅仅是个人幸福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存在个人幸福,而且存在公共幸福。我们通过对幸福的相关因素以及幸福的特征的分析来界定幸福概念,幸福是价值判断,既有个人价值因素又有社会价值因素,理想的幸福应该是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具有个体性,公共幸福具有社会性。公共幸福实现的条件要比个人幸福实现条件复杂的多。公共幸福不仅与社会发展有关,而且与人的发展有关。公共幸福的实现不仅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如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自然环境在内的物质条件、政治条件、社会精神文化条件等,而且需要人自身的条件,如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劳动创造与享受、潜能的发挥、自我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因而要实现公共幸福,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在全社会普及集体主义道德教育,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发展。
本文从幸福的相关因素包括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两方面研究了个人幸福、公共幸福、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矛盾关系,通过一系列的逻辑分析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由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不平衡性,在现实的状态下,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是相互分离的,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是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才能达到统一,而要实现二者的真正统一,只有依赖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二者的统一是一个逐步实现的社会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统一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