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发展政策研究(1949-2019)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创造的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高等教育形式。民族院校发展政策是民族院校发展直接推力,其政策效率直接影响民族院校发展是否顺利,因此对民族院校发展政策进行深入系统、完整和科学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政策工具理论、教育政策分析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历史文献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321份规范性文本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试图探明民族院校成长与发展所依靠的相关理论及政策是什么?在民族院校的阶段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效果?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总结民族院校发展政策特点,评估政策效率,为民族院校发展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新中国建立70年来,民族院校发展政策的发文数量呈现阶段式增长趋势。根据民族院校发展政策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将政策划分为4个阶段:政策初创阶段(1949-1966),这一阶段强调我国民族院校的建立,主要以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为主,专业与技术干部为辅的方针办学。政策恢复阶段(1978-1991),这一阶段重点是民族院校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并指引民族院校逐步向正规大学办学方向发展。政策高速发展阶段(1992-2009),这一阶段大多数民族院校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和突显办学特色,不断完成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政策全面发展阶段(2010-2019),这一阶段民族院校主要强调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民族院校政策的制定主体多,发文数量多,早期政策以单独主体独立发文居多,多主体联合发文的情况近年来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多部门联合发文的主体中,参与次数最多的是教育部,国家民委其次。民族院校发展政策制定主体存在着“小聚集”,政策内容相互重叠较为严重。论文通过构建民族院校发展政策工具的二维分析框架,全面的分析了民族院校发展政策工具的选择特点,研究发现,权威型工具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第二的是象征和劝告型工具,而能力提升工具、激励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使用相对比较少。政策工具在设施建设、教学辅助、成果管理、服务社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运用不足。民族院校发展政策的内容着力点均衡,但是存在政策目标、政策对象和政策措施不够合理现象。民族院校发展政策要深化政策供给侧改革,发挥政策主体间的协同效能,明确划分政策主体的权责。要减少权威工具使用频度,加大系统变革工具使用力度,拓宽能力建设型工具使用广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使用。与此同时,强化民族院校发展政策内容的系统性,构建政策目标体系以细化目标,完善民族院校发展政策内容,提高政策质量。
其他文献
2006年以来,国家连年实施特岗教师计划。这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使一些学校教师群体迅速年轻化,特岗和招教人员占70%,年龄在30岁以下的教师占70%。而且,受国家就业政策调控影响,近年来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多数为非师范生。怎样让这些青年教师自信地走上讲台,成为优秀教师呢?我们依据“每位教师都要优秀”的理念,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期刊
近期,大疆发布了三款面向能源行业的新品:经纬M30系列无人机、无人机任务管理云平台大疆司空2和大疆行业应用首款全自动无人机场“大疆机场”。大疆创新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总监高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能源行业应用无人机较为成熟的场景主要是输电,大疆的目标是让无人机覆盖能源行业的各个场景,包括配电、油气和光伏等。他提到,大疆将陆续扩拓展上述场景对应的细分渠道,加快向市场推进的节奏。
期刊
研究了背面多晶和改进的背面损伤两种外吸除工艺,及其在消除P型硅片雾缺陷中的应用。用TEM、SEM和热氧化等方法分析了背面多晶层和背面损伤层的微观结构和吸除效果。简单叙述了SIMS和MOS c-t少子产生寿命的测试结果以及吸除机理。本文是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背面多晶生长工艺及其在消除P型硅片雾缺陷中的应用。
对于喜爱中医的朋友来说,冬病夏治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保健方法了,尤其是三伏贴,为很多人所熟知。三伏贴需在三伏天进行贴敷,即一年之中最闷热、潮湿的时候,一般在公历的七八月份。在此时进行穴位贴敷,可以预防秋冬季节疾病的发作或加重,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而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三九天"和"三九贴"。
期刊
新时代新青年新气象新作为,青年师生是有为一代,强国一代,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都需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不辱使命,勇挑重担。青年师生要夯实基本功,铸魂功,兴国功,荣党功,让党和人民放心,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者。大家需要自始至终高举旗帜,传播红色文化,弘扬建党精神,齐心协力,和衷共济,教学相长,成长成才成器,做实做好做优,出发出力出彩。
技工院校入职1—3年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着学校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围绕“多元双轨”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路径和过程以及亮点特色等,探索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老教师自然交替,青年教师群体日益壮大,青年教师必将成为教育战线的主力军。学校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校本培养研究,对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是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分析青年教师成长校本研究方向,从建立青年教师理论培养体系、教学培养体系、岗位培养体系、素质培养体系几方面探究实践策略,将对青年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初中学校都面临着新老教师交替,青年教师队伍日益壮大的现状。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育一线的主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加速青年教师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当前发展的必经阶段,而且关乎到语文教学人才素质提升,当前小学教学也不例外,其开展语文教学,不仅关系到本校课程教学的质量与层次,而且也关系国家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小学教学一方面要为国家培养出专业化能力更高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重点打造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标杆与榜样,因此,从国家建设的层面出发,我们需要明确青年教师培养的原则与目标,那么如何帮助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生力军,对于学校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本文探讨职业院校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必要性,分析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的理论基础,就如何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给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工作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