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改造是为促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而进行的,改造内容相当丰富,收效较为良好,同时也有一些惨痛的教训。本文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存在前后的社会变迁为背景,以社会变迁过程中对影响全局的几个重大社会问题的建设与改造为中心内容,简要分析了根据地存在期间对政权建设、土地革命、文化教育事业和妇女解放事业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以史为鉴,通过对这些问题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经验教训客观公正的总结,为当今的社会改革提供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本文分四部分:前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其写作思路第一部分根据地开创前的社会状况,回顾历史,从根据地开创前社会矛盾(政治腐败,土地制度不合理,文化教育封建落后,妇女地位及其低下)异常尖锐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社会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部分对政权的改造和土地制度的变革。针对政治问题和土地制度,推翻旧政权,建立苏维埃,进行土地革命,让农民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得到翻身。第三部分推进新式教育、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式教育、改良社会风俗,解决文化教育事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广大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风气大为好转。第四部分妇女解放事业。改革婚俗,帮助妇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引导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实践、参政议政,帮助妇女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政治上的当家自主。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与国民党政府和当时的一些乡村建设派们横向比较,中共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改造还是较为成功的。无可否认,由于国民政府的“围剿”,以及当时的领导们自身这样那样的缺陷,其进行的社会改造措施还带有一定的战时色彩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的主流和创意毕竟为其后来的执政以及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