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语,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以其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一直以来受到诸多学科领域不同学者的关注。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对于反语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对其产生层面的解读上,能够同时从反语产生和理解两个角度进行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它的频繁使用。本文引用新兴的语用学模式顺应-关联模式,以期可以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探析反语,得出更为全面的结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本文一方面拓展了顺应-关联模式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其研究内容,将触角延伸到了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领域,另一方面,本文也为反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顺应-关联模式为理论支柱,试图从语用学角度,对美国电视剧《绝望的主妇》的反语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探讨,探索顺应-关联这一新兴的语用学模式对于反语解析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反语生成和理解的关联指向过程;反语生成和理解的语境假设参与过程;反语生成和理解的相互顺应过程;反语生成和理解的策略选择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具体论证反语使用过程中的顺应-关联性,并试图去解决如下问题:(1)在反语交际中,为什么反语使用者采用反语而不是其他的语言形式或者言语策略?(2)在反语交际中,言语者是如何使用反语的?(3)在一个互动性的交际中,听者是如何相对清晰理解反语并就此给予何种回应的?研究发现:(1)人类认知是以关联性为取向的,对于最佳关联性的寻求是反语的言者优选反语的动机。(2)交际中反语的言者对于反语的使用是一个基于关联性的顺应过程。反语的言者为寻求最佳关联性需要形成一定的语境假设,并在此基础上使得语境因素与言语形式相互顺应,同时还包括一个策略的选择。(3)在互动性的交际中,反语的理解者也需要在最佳关联性的指导下对言者的反语做出一定的语境假设,顺应言者的语言形式和相关的语境因素,结合言者的策略选择更好推断理解言者的意思,并在不同情景中做出不同的回应。大体上,这些回应可以分为三类:接受反语;否定反语;忽略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