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相关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录井、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地层划分、沉积相类型、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储层的成岩作用、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储集空间等方面进行了精细研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相对优质的储层,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方面探讨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靖边油田中山涧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储层的沉积相类型是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储层主要分布于分流河道砂体,为特低-超低渗储层,储层的非均质性中等。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且分布不均。在储层综合评价中,优质储层是个相对的概念,在一个普遍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如果有相对高的孔隙度及渗透率指标的储层应是优质储层。在岩性油藏中,优质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沉积环境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基础,它控制着储集体的岩石类型、碎屑成分、内部结构等方面。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有一定的改造作用,对储层物性既有破坏作用,又有建设作用,直接影响着储集层的孔隙演化。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和后期的硅质胶结、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的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破坏相当严重,而后期的溶蚀作用则有效的改善了储层物性,因此成岩作用是控制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油源、砂厚、储层物性等多方面的因素,优选出长6油层组的有利勘探区,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