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了18株动物源性大肠埃希氏菌作为受试菌,通过双纸片扩散法筛选出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研究了中药苦豆子碱对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苦豆子碱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15 mg/mL。
研究了苦豆子碱对产超光谱?-内酰胺酶 耐药菌株酶的活性和作用于编码超光谱β-内酰胺酶蛋白一级结构的影响。测定苦豆子碱作用前后ESBLs的活力水平和编码SHV 型ESBLs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碱对耐药菌株ESBLs 活力具有抑制作用。对编码SHV 型ESBLs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未见基因序列变化,说明苦豆子碱对超光谱β-内酰胺酶蛋白一级结构无影响。
筛选出了2 株耐环丙沙星(CIP)、头孢噻肟(CTX)、阿米卡星(AN)、氨苄西林(AM)
药物的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对编码外排泵系统中acrA、acrB、acrR、tolC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苦豆子碱对多重耐药菌株作用前后acrA、acrB、acrR、tolC基因的表达量影响。数据分析发现作用前后编码大肠杆菌外排泵系统acrA、acrB、acrR、tolC基因碱基序列未发生变化,但苦豆子碱作用后外排泵系统中AcrA、AcrB mRNA 表达量下降,负调控蛋白AcrR mRNA 表达量上升。
研究表明苦豆子碱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株和敏感株都有抑制作用;苦豆子碱能使细菌的ESBLs的活力下降,对编码耐药性大肠杆菌的超光谱β-内酰胺酶基因序列无影响,只在表型上影响其酶活力;苦豆子碱从整体上可以抑制耐多药大肠埃希氏菌AcrAB-TolC mRNA 表达量,使大肠杆菌多药外排泵AcrAB-TolC mRNA表达量下降,从而恢复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相对敏感性。
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苦豆子碱逆转耐药性大肠杆菌其它机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