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符号学视阈下的服饰符号研究——以汉服为例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同样也以一种非言语符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服饰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表达一种社会化的概念。它拥有着保护身体、修饰审美方面的基本功能,而服饰的社会属性也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地显现出来。“汉服”服饰是华夏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为理论支撑,以具体的服饰-汉服为研究对象,认为汉服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或审美功能,而是具有深层涵义的符号。通过对汉服服饰的语言结构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聚合关系的区分来辨别其代表的不同地位、身份、权利的符号象征,从而构建属于“汉服”服饰的意指系统,加深汉服服饰的符号印象,引起大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重视。
其他文献
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新闻在近些年已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批评性语篇分析盛行于此时。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大众语
托尼·莫里森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文坛最杰出的非裔女作家,是当代美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国内外对于《爵士乐》的研究主要是从主题、叙事手法和新历史主义等角度展开的。本文
致使或使役,作为一个重要的句法语义范畴,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致使结构是汉语中重要的句型结构之一,并在类型学中被认为与主动句、被动句同等重要。在语言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