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角度下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校大学生的韧性、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特点,并且比较不同韧性个体在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利用CD—RISC中文版、压力性事件多维度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某大学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测量。根据韧性和压力得分,提出韧性指数概念,将大学生分为高中低韧性个体,对比其在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求出韧性、压力、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进而建立韧性、压力、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其中韧性、问题解决、求助和自责得分进入回归方程,能够对心理健康起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韧性、压力、应付方式和自测健康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主要体现在一年级同二、三年级的差异上(除压力和合理化不显著外,其余变量均差异显著)。积极变量(韧性、求助、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一年级显著高于二、三年级,消极变量(逃避、幻想)一年级显著低于二、三年级。2、高、中、低韧性个体在问题解决、幻想两种应付方式和自测健康的各个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韧性指数越高,问题解决得分、心理健康得分和社会健康得分越高,而幻想得分越低。3、韧性同积极的应付方式(问题解决、求助)呈显著正相关,同消极的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韧性同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呈显著正相关。韧性同压力不存在显著相关。4、压力同心理健康和自测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同社会健康相关不显著。积极的应付方式同自测健康的各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消极的应付方式同自测健康的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5、韧性、自责、求助和问题解决进入自测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回归方程,能对自测健康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应付方式(自责、求助、问题解决)在韧性对自测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势头日甚一日,这不仅得到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它表明了我国教育界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接着深入探讨了工业炉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给同行一定的帮助。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
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迅速发展与应用,移动学习的进一步发展,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网络学习环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平台,网络学习也逐渐成为众多高校、企业培养
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于在教育机构中担任理科科目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针对新入职的理科教
目前国内的复二重轧机 ,大部分是在 80年代建立起来的 ,还有少部分是在 9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 ,在全国复二重轧机生产的线材产量占全国线材产量 70 %以上 .从国家冶金局科技司
唐代壁画作为我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研究分析唐代壁画有利于探索我国的绘画发展轨迹。本文从唐代壁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入手,分析了唐代壁画的美术成就,为正确认知
随着创新教育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国内高校纷纷以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上世纪90年代起
对话管理是笔者提出的一种新的学校管理主张和观点,它的提出是对学校传统独断管理理论的批判、否定与建构,也是对校长独断管理实践进行的揭示、追问与反思。本文在阐释对话管
期刊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生本教育实验开展14年来,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带来了教育的大解放,破解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为教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