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新的公益模式,公益活动开始从传统模式向新型互联网模式转变。本文的目的在于借助场域理论,通过对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梳理,并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及用户调查,来总结当前我国互联网公益模式的创新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策略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互联网公益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具体来看,本文的基本框架如下,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主要论述的是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第三章则选取以“希望工程”为代表的传统公益模式和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互联网公益模式进行个案研究,同时基于场域理论中的惯习理论,对已发放的关于“蚂蚁森林”使用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第四章中研究当前互联网公益模式的创新建构,运用对比研究法将两种公益模式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借助场域理论探讨互联网公益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共振,以及其机制创新与结构创新。在此基础上,最后一章进行策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可行性策略。总体来看,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要想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长效发展,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建设,整合公益资源,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构建内外监督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公信力,从而推动以公益为聚合点的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