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凤阁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凤阁教授为当今著名中医药学家、温病学专家,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门诊实例研究,力图能对沈凤阁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做较全面系统的探讨,以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资料主要包括沈教授的著作和论文、以往其学生发表的相关文章、笔者与沈教授的交流内容等,并参考了相关资料。通过研究,认为沈教授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①认为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发展。沈教授指出《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具体影响有:六经的继承发展观是温病学中特有辨证方法的立论基础;辨证求因观促进了温病病因的不断演化发展;诊断观对温病诊法学发展起了积极影响;“随证治之”观启示了温病治疗学。②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功用丰富,具有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虚、平冲降逆和通瘀活血等功效;随着用量及配伍药物的不同,体现的功用更多。③揭示了《伤寒论》中水气病辨证施治的规律,分为五种类型:表寒里饮,治宜解表化饮;水结胸胁,治宜逐水;水阻中焦,治宜温运;下焦阳气不化,治宜化气行水;水热郁阻,治宜清热利水。④在传统六淫病因学说基础上,指出温邪受地域影响易夹湿为患;认为应该将传统的六淫病因学说加以改革和发展,把六淫病因学说、戾气学说与现代病原体理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正确地认识各种温病的发病原因,又能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⑤外感热病治疗中需坚持六大治则:未病先防,已病截断;强调祛邪,注重扶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协调气机升降平衡;时时顾护阴液。⑥认为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主张取三者之所长,融合为一,提出以脏腑为纲、以气血为辨、以八纲为用的外感热病辨证理论体系统一的新设想。通过病例分析和沈教授亲传身授,总结了沈教授在小儿感冒、支气管哮喘、萎缩性胃炎、白塞病、湿热痹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六种中(西)医疾病诊疗经验;总结了沈教授常用方止嗽散及藿朴夏苓汤的应用经验;总结了沈教授治疗温病神昏及膏滋方的特色经验。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消瘤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明确消瘤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全部经病理证实为WHO分期Ⅲ-Ⅳ期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治
目的:揭示临床配伍应用能显著提高药物疗效的经典“药对”黄芩-柴胡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时采用“药对”合理组方配伍提供现代医药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黄芩、
目的:通过对RE患者的针药治疗观察,对采用的针药结合治疗RE的临床疗效、穴位的选择予以客观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观察病人停药后的复发情况,以利于探索RE的长期
目的: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是肺癌发病的基础。本研究从扶正祛邪的基本治则出发,观察中药扶正法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44例中医辨证属正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经济政治中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开发建设的主要力量也由政府转变为市场;为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广州市政府不断开
仪式研究的学理依据可以上溯到人类学的古典进化论时期,相比于仪式的现实价值,学者们似乎更关心它的原生形态和价值,“剑桥学派”就是以这样的一种学术背景而闻名的。而后的
本文通过对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失败原因、后果及教训及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加深对社会主
经济效益与经济安全的互动与衡平贯穿金融法律制度始终。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立法者与执法者可能对二者作出不同的侧重;有时这种权衡还伴随着对竞争自由与实质公平的协调。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新疆自治区政府采取了多种方法。其中举办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很好的
目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攀升,已成为全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能否存活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