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粉碎的玉米秸粉为发酵原料,以烘干鸡粪,尿素,硫酸铵为氮源,以EM为外源添加菌,控制发酵总物料含水率为60%,在保温、保湿的泡沫箱容器内,对玉米秸基质发酵过程中某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氮源种类、不同C/N比值、不同EM浓度对温度的影响;在C/N比为30: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源及配比对玉米秸粉发酵中理化性状的影响;以不同氮源及配比发酵的玉米秸基质:蛭石=6:4(体积比)配制的复合基质,进行了番茄育苗试验,研究了复合基质对番茄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EM菌不同添加量对堆温的影响不大,各处理的发酵积温和均温差异也不明显;不同种类的氮源对发酵积温和均温影响较大,其中以A1(100%烘干鸡粪氮源)的发酵积温和均温最高,分别为614℃和34.11℃;不同的C/N比对发酵积温、均温影响较大,C1(C/N=15:1)处理积温和均温最高,分别为712℃和39.56℃,但氮素损失明显,C2(C/N30:1)适宜于玉米秸粉发酵;从高温期持续时间来看,A1处理持续的时间较长,堆温较高。(2)不同氮源种类及配比对发酵温度的影响,表现为堆体的温度先急剧升高并在高温期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至室温;堆体的EC值持续上升到2-4cm.ms-1;pH值先略微下降后又上升至微碱性;体积呈持续下降趋势,最终体积为初始体积的60%;含水率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并最终高于初始含水率的特点;堆体浸提液的GI值逐渐上升,且12d后T4(25%烘干鸡粪氮+75%无机混合氮),T1(100%烘干鸡粪氮)处理GI值均超过了1;各处理C/N比持续下降,并且多数处理能在堆制16d时下降至20以下。此外,发酵腐熟也改善了玉米秸基质的物理结构,且使大部分处理的全N、P2O5、K2O含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1、T4(25%烘干鸡粪氮+75%无机混合氮)处理的养分含量较为丰富。(3)在育苗过程中,各处理的育苗效果差异明显。以T4、T3(50%烘干鸡粪氮+50%无机混合氮)、T2(75%烘干鸡粪氮+25%无机混合氮)氮源发酵基质为主的复合基质所育番茄苗的形态指标、干物质含量高于全烘干鸡粪氮、全硫酸铵氮、全尿素氮源的处理,生理指标也表现良好,没有添加氮源的基质较差。其中,在第18-36d时,T4处理的番茄苗在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育苗指数等指标方面最优,但与CK(V(草炭):V(蛭石)=2:1)差异不显著;第36-48d则是T3处理表现最优。而且T4,T3处理番茄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根系活力在所有处理中表现较好,和CK无显著差异。(4)以烘干鸡粪氮+无机混合氮(尿素氮+硫酸铵氮)作氮源,相对于使用纯烘干鸡粪氮、纯尿素或纯硫酸铵能较快的促进玉米秸秆的发酵,并且以其发酵基质为主的复配基质能够满足番茄育苗要求,因此,在玉米秸发酵过程中,应采用烘干鸡粪+无机混合氮作氮源,烘干鸡粪氮(w):无机混合氮(w)的适宜配比为1:3,其中,无机混合氮=尿素氮(w):硫酸铵氮(w)=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