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利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利益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分化。因分化而形成的不同利益群体,为更好地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会要求更多地参与政策过程。这就要求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够为公民参与提供制度化的参与渠道,协调好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相应地,这也要求我们对现行的公共政策参与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即决策过程和决策责任非法定化,公民成为公共政策主体、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缺少程序规则,制度化的参与机制短缺,现有的参与方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并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作了分析。本文在借鉴国外公民政策参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树立正确的决策理念,完善公民参与相关的法律制度,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推广电子政务和网络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民参与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