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解放战争中的“和平方式”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ifei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平方式”策略,是主张采取积极的政治攻势解决战争问题的灵活斗争策略。其在解放战争中的运用主要是在军事强压的态势下,通过灵活的政治攻势使得国民党军队采取包括起义、投诚、和平改编等多种形式的和平方式退出战斗,站到中共和人民的立场上来。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属于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斗争策略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以及毛泽东对其在解放战争前关于“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主张的认识发展。他在解放战争中对“和平方式”策略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重庆谈判期间,对“和平建国”的渴望;解放战争初期,“以战促和”争取和平;解放战争中后期,力求实现“局部和平”。从中可见,其“和平方式”策略是在战争环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最后以“北平方式”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成熟。“和平方式”策略的具体发展和实践过程,根据时期特点主要分为重庆谈判和战略防御阶段(1945.8-1947.6)、战略反攻阶段(1947.7-1948.8)、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阶段(1948.9-1949.5)、向全国进军阶段(1949.6-1949.12)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均有毛泽东“和平方式”策略运用于解决战争问题的典型事例,也有其在认识方面的发展过程,其思想策略在解放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置疑。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主要特点,包括军事压迫与政治引导相结合;分化瓦解敌方势力与区别对待敌方阵营相结合;必须接受和平条件与宽大处置相结合。该思想策略在加速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减少战争破坏,从而为社会恢复与建设提供条件;同时,也为后来解决国内军事、政治分歧提供了蓝本,例如在此思想策略的引导下促成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后来,在吸收毛泽东“和平方式”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影响至今。
其他文献
韩国语的词语可以分成三类: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词,其中汉字词占有较大比重。韩国语在应用汉字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词义、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描述
基于最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以人口受教育程度作为人口素质的替代变量并研究了近30年来中国人口素质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总人口空间分布是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妊娠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组织结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274例产妇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3182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外周肺血管形态学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的非青紫型CHD患儿(其中164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作用于当地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