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生态与景观环境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园林绿化建设的地位日益提高,园林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空间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营造城市绿地园林植物景观,构筑城市中富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自然生态、亲切宜人的绿化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城市绿地系统所面临的难题。而道路绿地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其布局的合理性及其绿化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性。因此开展城市道路绿地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造景特色的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两个层面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总结鹤壁市新城区道路绿地建设以来,在园林植物材料配置、应用和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为鹤壁市道路绿化建设中园林植物配置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建议供参考和借鉴。
本论文以鹤壁市新城区36条主要道路和25处街头游园为调查对象,对植物种类进行了普查,拍摄了大量植物景观配置的照片,查阅相关的原始资料。并应用植物频度统计的方法,总结归纳出鹤壁市道路绿化园林植物典型配置模式13种,其中中央分车绿带有3种,快慢分车绿带有4种,行道树绿带有2种,路侧分车绿带有4种。道路绿化常用园林植物37科71种,其中乔木22科40种;灌木10科23种;藤本植物3种;草本植物5种。通过对道路绿化常用园林植物应用的频度分析,归纳出鹤壁市新城区道路绿化应用植物特点有5点:(1)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域特色,大胆引进新品种,丰富绿地植物景观;(2)以落叶乔木为主,突出人性化,以常绿灌木为主,为萧条的冬季注入生命的绿色;(3)观赏乔木和灌木大量运用,突出四季特色景观;(4)不同的道路选用不同的植物种类,坚持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原则;(5)大量增加乔木、灌木的种植数量,适度减少草皮绿化面积,走生态化、城市森林化建设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特色有3点:(1)分车绿带--以有限的立地条件创造多样的绿化景观,布局手法走生态化道路;(2)行道树与路侧绿带--植物配置注重遮荫、生态、防护功能,兼顾街景美观;(3)街头游园--因地制宜按需设置,力求植物景观风格多样化。
通过对道路绿地园林植物造景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总结出了鹤壁市新城区道路绿化植物景观的成功经验有5点;(1)道路绿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起点较高;(2)在植物的选择上注重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大胆引进新品种,落叶乔木树种为主,常绿灌木为主,大量增种乔木和灌木,强调人性化,力求走城市生态化建设道路;(3)在植物景观配置上,根据立地条件创造出多样的景观;(4)大量种植观赏乔木和花灌木,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营造出不同季节不同景观效果,体现鹤壁市四季分明的景观特色;(5)从植物的选择上和植物景观的配置模式上,坚持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原则,突出道路绿化景观的个性特征。
鹤壁市新城区道路绿化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5点:(1)城市个性特色体现的不够;(2)园林养护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3)草坪应用面积较大,这提高了后期的养护费用,生态效益也不如乔木和灌木;(4)绿篱的种植密度和宽度较大,有些地方出现成片的死亡现象,绿篱的修剪缺乏艺术构思;(5)需加强种植能吸收空气污染气体的植物和立体绿化植物的种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的解决措施有5个方面:(1)充分利用本地的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的多样性,同时要增加市树、市花的种植量体现本市的个性特色;(2)提高园林养护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质量,保证景观的效果;(3)要坚持多种树,少植草的原则,坚持生态化、人性化、立体化、低养护成本的发展方向;(4)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营造中要注重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理特性,同时还要注意景观的艺术美,这样才能保证景观的理想效果;(5)加强种植能吸收空气污染气体的植物。
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填补了鹤壁市道路绿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植物应用特点和造景特色方面系统研究的空白,为鹤壁市和我国北方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区中、小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